beat365在线登录

上可高聳入雲 下能植根大地

——農業科技人才建設實現連天接地全面覆蓋
2022-08-15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字号:

如今的餐桌上,新鮮豐盛的瓜果并不稀奇,即使在北方,味美色鮮的柑、橘、橙、柚也能四季常見。“如今,柑橘成熟期由原來的4個多月拉長到11個月,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柑橘。”作為新中國首位果樹學博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一直緻力于柑橘研究。

  “果盤子”豐盛的背後,是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的不懈攻關。近年來,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送進百姓家,為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人才是第一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着力建設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推動了農業科技跨越式發展,支撐引領我國農業發展取得曆史性突破。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業科研機構擁有科研人員7.23萬人,農業領域新晉兩院院士46人,234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如今,我國基本構建起梯次合理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即農業戰略科學家、農業科技領軍人才、青年農業科技人才、農業領域卓越工程師。從“卡脖子”技術攻關到先進科技轉化落地,在農業農村發展的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發揮作用,相互補充,連線結網,構成了一張覆蓋農業農村的科技人才大網。

  

 

  突新争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在天津市甯河區東棘坨鎮東白莊村,由袁隆平科研團隊研發的巨型稻試種田一片綠意盎然。此前,袁隆平院士生前牽挂的稻田也從三亞傳來好消息,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早稻測産,平均畝産為910公斤,下半年晚稻平均畝産590公斤就能實現袁隆平提出的雙季稻平均畝産1500公斤目标,“禾下乘涼夢”有望早日實現。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雜交小麥之父”李振聲等老一輩農業戰略科學家,一生緻力于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實現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的路上,老一輩農業戰略科學家的腳步從未停歇。

  薪火相傳,重任傳到了更年輕一代手中。如今,鄧秀新、吳孔明、萬建民、趙春江等新一代農業院士專家,正發揮着戰略科學家的作用。2020年,在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活動中,萬建民團隊培育的“甯香粳9号”獲得金獎。作為水稻分子遺傳與育種專家,萬建民40餘年來醉心于培育産量高、品質好的水稻品種:“不僅要讓老百姓吃飽,更要吃好!”

  經過“十三五”育種科技攻關,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産的貢獻率在口糧上已達54.85%,所有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在參與承擔生物育種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打造出一支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戰略科學家隊伍。截至2021年底,農業領域共有兩院院士140名,遴選産生了李振聲、唐啟升等71位在推動科技進步、支撐産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華農業英才。

  接過接力棒的,還有劉仲華、陳化蘭、張佳寶、李新海等一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作為農業科技戰略人才力量的主力,他們深刻把握科技前沿和産業發展,領銜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在解決農業“保供、解卡、防風險、促綠色轉型”等科技難題、指揮組織颠覆性重大科技任務上發揮着領軍作用。

  十年來,農業戰略科學家、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攻關農業關鍵核心技術、解決農業重大病蟲害風險隐患、推進農業綠色轉型發揮着重大作用,正積極履行着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

  

 

  落地生根,科技之花開遍廣袤農村

 

  “預期産量比去年還要好,全市今年能增産2%左右。”夏收期間,在河南鄧州3.5萬畝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标準化生産基地,看到602公斤的小麥預測産數據,鄧州市農技中心主任冀洪策十分興奮。回顧這季小麥的生産,每個生長階段他們都要對600個左右的樣點進行監測、調查,并抽樣進行麥田土壤墒情、農業損害、農情信息等調查,讓技術指導更精準。近年來,冀洪策和他的團隊累計推廣應用1600餘萬畝次,增産糧食3.8億公斤。

  連年的糧食豐收,是對農技推廣隊伍“播種”科技的最好檢閱。近年來,我國農技推廣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服務活力不斷增強。開展農技人員分級分類培訓,實施學曆提升計劃,持續推動改善技術裝備和推廣手段。構建了部、省、縣三級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機制,集成熟化23項引領性技術,年累計推介2.2萬項綠色增産、節本增效的主推技術,切實發揮引領性技術在推動産業增效和農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帶動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基層農技人員整體水平,激發活力?在河北省,開展知識更新培訓和學曆提升培育,有效破解了基層農技人員學曆層次低、專業匹配度低、人員斷層困境;實施特聘農技員和村級産業技術指導員制度,上聯專家,下聯農戶,彌補了基層農技推廣力量不足難題。2013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獎勵辦法》,對在農技推廣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和項目實施獎勵,并重點向基層一線傾斜,極大地調動了農技人員積極性。

  目前,全國共有農技推廣機構5萬餘個,約50萬人,85%左右有大專以上學曆,75%以上的有專業技術職稱。湧現出楊茂勝、彭炎森、王玉華、達瓦、向輝、黃磊、馬學傑、趙美玲、潘正永、董巧蘭等一批優秀農技推廣員,他們都是農業卓越工程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讓先進适用成果在廣袤田野開花結果。

  

 

  多方聚力,培厚育肥“科研土壤”

 

  水稻株型調控機理、十字花科蔬菜基因組和遺傳育、新疆棉區害蟲行為調控……近年來,農業科研成果如星火燎原,一大批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從嶄露頭角到“揭榜挂帥”,挑起了農業科技的大梁。

  棵棵幼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少不了肥沃“科研土壤”的滋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地方持續深化改革科技評價機制,加快産學研深度融合,落實創新激勵政策,不斷激發農業科技創新活力和動力。

  ——堅持“超前期布局、超長期投入、超長期回報”。加強對“十年磨一劍”的耐得住寂寞的“冷闆凳”人才的長期投入,适當放寬關鍵與前沿領域的短期功利化考核,營造适宜重大原創颠覆性成果誕生的“科研土壤”。

  ——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人才“松綁”。建立完善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改進科技評價體系,放權賦予科研人員自主權。推動建立同行專家評價制度機制,推行對不同類型和層次的人才實行分類分級評價。遵循不同類型人才成長發展規律,科學合理設置評價考核周期。簡化評審環節,改進評審方式,減輕人才負擔。

  ——優化科研環境,激發人員創新活力。着力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态,激勵更多科研人員主動投身科研事業。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産權制度改革,堅持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将科研項目間接經費、科技成果轉化獎勵作為補充,提升科研人員收入待遇,激發創新活力。

  ——越來越多農業企業加大人才吸引和培養力度。大北農集團擁有2800多名技術創新人員,其中博士近100人,啟動實施“千名博士人才工程”,每年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圍繞人才鍊、政策鍊、産業鍊精準發力。大北農生物技術公司吸引了一大批在大型跨國公司做出國際一流科研成果的科學家全職工作,組建了結構合理、媲美國際頂尖水平的生物育種研發隊伍。

  經過一系列改革,中央、省、地三級農業科研機構系統逐步穩固。目前,地市級以上農業科研機構的數量達974個,全國農業科研機構從事農業科技活動人員7.23萬人,建成了機構數量、人員規模、産業和學科覆蓋面均為全球之最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湧現出陸宴輝、王宏偉、李莉、汪海等一大批青年農業科技人才,作為農業科技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他們對所在産業發展、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閉

Top
 

©2016 beat365在线登录 版權所有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希望新區緯一東路西150米 郵政編碼:895165213 郵箱:yzxx@hbhangdian.com
黨政辦公室電話:895165214  
實習監督咨詢電話:027-87697236(工作時間)   17386008323(非工作時間)
冀ICP備16025391号-17  網站維護:網絡中心

XML 地圖